中共潜山市委党校主办版权所有 电话:0556-8921847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东街路87号
踏访潜山研真知 学思践悟共成长
——蚌埠市2024年市辖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潜山市开展异地教学有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蚌埠市2024年市辖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于12月23日至27日前往潜山市开展异地教学。此次异地教学在潜山市委党校的精心安排下采用现场教学、微党课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主题,让学员们多角度、零距离感受潜山市发展的创新活力,学习先进经验汲取奋进力量。
不忘初心 加强党性教育
潜山是安徽乃至大别山区重要的红色之源,这里留下了不同时期的红色印记,如今我们追寻潜山市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在参观了官庄村余大化故居,听讲解员讲述余大化及官庄烈士的事迹,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警示我们不忘初心廉洁奉公。走进独秀园,学员们满怀崇敬之情,学习了陈独秀先生跌宕一生、历经风雨却初心不改的担当精神,激励我们面对难题更是要砥砺奋进。在邓稼先故居里,学员们通过图片、档案文献、重点场景仿真复原等形式,感受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为国奉献的伟大精神,身为新时代中青年干部,我们更是要接过先辈火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创新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潜山市在乡村振兴方面有着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走进黄铺村,整齐的屋舍、干净的道路令人眼前一亮,一幅乡村宜居新画卷映入眼帘。曾经,黄铺村受困于贫瘠土地、落后产业,村民守着“穷日子”。但他们不甘落后,党员带头,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黄铺村用实干打破困境,以团结开启新局。在痘姆乡,古窑烟火传承千年,痘姆乡从传统中汲取智慧,在创新里谋求发展,给人启迪。它让我们明白,立足本土、坚守传承、多元开拓,方能在时代浪潮中,让乡村旧貌换新颜,绽放独特魅力,成就振兴华章。作为“中国刷业之都”的源潭镇,这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包装一气呵成,彰显着强大的工业实力与集群优势,是勤劳奋进、科技创新书写的发展奇迹。参观了环天柱山乡村振兴示范区及民宿,我们学习到潜山依托天柱山这一著名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周边乡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一些村落打造特色民宿集群,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宿体验,让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在潜山茶庄茶博园中,从古代的茶事记载到现代制茶工艺展示,一部生动的茶文化史徐徐展开。传统手工作坊与现代化车间的结合,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也助力了传统产业的腾飞。在瓜蒌园,我们深切感受到潜山的“中国瓜蒌之乡”之称名副其实,从最初的尝试种植,历经品种选育、技术改良的艰辛探索,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因地制宜谋发展让小小瓜蒌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实践体验 感受皖源文化
在天柱山地质博物馆,我们开启一场穿越亿万年的时空之旅。馆内精美的矿物岩石展品琳琅满目,展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技艺。博物馆借助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新颖的布展布局、趣味性的活动项目,让我们丰富了知识储备,也唤醒内心保护自然的强烈意识。潜山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质博物馆,馆内有丰富的文物藏品,让我们了解到潜山作为古皖国都城所在地的辉煌往昔,展现了民间生活百态,让人沉浸于浓郁的乡土风情,更激发我们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和为贵 传承良好美德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我们在桐城六尺巷中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小小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美好品德,也启示后人要相互礼让、以和为贵,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鉴潜山之“石”,琢蚌埠之“玉”。从珠城蚌埠到红源潜山,这次异地教学让学员们受益良多,将以此为契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把先进的潜山经验转化为推动蚌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